欢迎来到365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门户网站!
网站首页
学校介绍
校园新闻
党务纪检
教育教学
学习生活
招生就业
后勤服务
信息中心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 >  后勤服务->信息中心 ->正文
用7招专治“读了就忘”的毛病
发布时间: 2019-04-09 作者: 本站编辑 来源: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: 1143

        很多作家记忆力超强,比如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,他在割草放羊时读的书,钻在草垛里读的书,帮人家推磨后读的书,在村子里看大戏时听的书……总之,无论是用眼睛读的书,还是用耳朵“读”的书,他都过目(耳)不忘。《封神演义》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《儒林外史》等众多“闲书”,都是这样被他“飞速”阅读,并牢牢记住的。

        谈到写作,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充满天马行空的“想象力”。但在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看来,“记忆力比想象力更重要”。曹文轩说,这并不是说想象力不重要,而是我们今天的想象力缺乏一点重量,这种重量有一部分就在记忆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 现实中,我们其实也一直在读,读,读,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“过目不忘”,而是“读了就忘”。如何克服这个毛病呢?下面我有和大家聊聊我常用的7大招:

第一招:通读法

        每本书都会有一个框架目录,这既是作者写作的思路,也是读者记忆的思路。比如读《力量:和大师一起读书成长》这本书,就可以先列一张表,然后把八位大师的读书经验摘录在下表中。这个过程,就是一个对整本书通读的过程,也是主要信息梳理的过程。

第二招:图读法

        所谓“图读法”就是我们常说的画“思维导图”。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,运用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技巧,可以充分发挥左右脑的机能,提高学习效率。下面是不同人阅读《西游记》所做的思维导图,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阅读与思考重点。

第三招:煮读法

      《煮书》是我们熟悉的一篇短文,文中借爷爷之口,介绍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小时候读书,总是反复诵读品味,非把书读熟不可。其实,这就是“煮”书。也正因为如此,才会达到“读破书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的境界。究竟如何“煮”?除了熟读成诵,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还是“不动笔墨不看书”,一定要养成“圈圈画画+眉批”的习惯。下面是我读的《稼轩词编年笺注》这本书,看看被我“煮”过的书,书页中都是什么样的?因为反复“煮”过,所以稼轩的很多词我都烂熟于胸。

第四招:逆读法

        这种读书方法是一项很“烧脑”的活动,就是你要带着批判性的思维来读这本书。操作很简单:一边读,一边反着想。说白了,就是“找茬”。比如上个星期我听了一节三年级老师上《寓言三则》,她就引导学生“找茬”,让学生找这三则寓言中,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?这让我想到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篇国外阅读课《灰姑娘》,其中最后一个环节就是:找出书中不合理的地方。一个孩子立即站起来提问:“仙女不是说,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,所有的一切都要变回原样,那为什么水晶鞋没有变回去呢?”大声大大滴夸奖了这个孩子。用批判性的思维阅读,自然会对原文记忆更深。

第五招:诵读法

       凡是出声念读,广义上都可以称为诵读。对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来说,诵读方法很多,但朗读和吟诵是其中最基本的两类。“统编教材”增加了古诗文篇目,诵读自然会成为古诗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。“稚儿勤诵读,音节更琅琅”(孙枝蔚,《无酒》诗之一),古人理想中的良好读书氛围正是在诵读中复兴。就如我自己,如论读别人的诗文,还是读自己写的诗文,都喜欢大声地诵读出来,有和作者天涯共此时的感觉。欢乐于心,记忆也就更加深刻。

第六招:抄读法

        中国历史上,“抄书”最著名的两个人,一个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,另一个就是林语堂口中“不可无一,不可有二”的苏东坡。我们常惊羡别人的天才,殊不知天才原来都是这样努力努出来的。苏东坡把抄写《汉书》当作自己的“日课”,从不间断,以至于能把《汉书》一字不差地背下来。有了这样一份努力与沉淀,才会有名传千古的前后《赤壁赋》,以及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。

第七招:写读法

        所谓“写读法”,就是用写作“倒逼”自己读书、记忆。

 

顶部 打印 关闭
我来说两句
*评论内容
*验证码
(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(查看更多评论)

版权所有©365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 ©河南信息工程学校

校办:65853308(北校区)56565637(南校区)招生热线:65853325
技术支持: 65853326 (信息中心) pv总量1112084 访客总量601228

豫ICP备15003473号

  • 官方微信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QQ校友群